创先争优求实效 服务群众是根本
济南公交35路线延时半小时
为方便市民晚间出行,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市民出行需求,从8月26日起,公交部门将延长35路公交末班发车时间半小时。其中,主站动物园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2:00,副站南苑小区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2:15。为提高公交服务能力,35路线后5班车选择制革街、大观园、八一立交桥南、六里山南路、重汽技术中心5个下行站点,采取“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举措,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据介绍,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二汽车公司35路线创建于1988年10月,现有职工70名。35路线是贯通济南市区南北最长的一条线路,该线路途经工人新村、玉函小区、南苑小区等大型社区,八一银座、大观园等重要商圈,汇文中学、小学、纬二路小学、育英中学、实验中学等重要学区,将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英雄山等大型客流集散地贯穿于一线,是南来北往客流出行的主要线路之一。目前,线路单程13.2公里,营运配车40部,日班次430班,日运量4万余人次。高峰时段发车间隔2-3分钟,平峰时段发车间隔4-5分钟。主站动物园首班发车时间5:30,末班发车时间21:30;副站南苑小区首班发车时间6:00,末班发车时间22:05;线路单程设置站点21个,配员70人,人车比1.75:1。
在济南阡陌纵横的公交线网中,35路称得上是中流砥柱,不仅缘于线路设置,更缘于全车队职工在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在生活中关爱互助,团结奋进,全面践行创新服务、特色服务、诚信服务理念。这条“全国工人先锋号”线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用崭新面貌和优质服务为济南公交塑造良好社会形象。35路线曾先后获得全国公交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等多项荣誉称号。原35路驾驶员吴倩先后被授予济南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山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济南公交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公交为目标,以济南公交“星级管理、星级服务”为总抓手,立足“服务民生”工作中心,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公交部门结合济南启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客流调查进行分析评价,认真听取区域居民建议,对线路进行驻站客流调查。经过近期线路晚高峰(21:00-21:30)运行速度、客流调查,共计调查车辆24车次、红绿灯信号336个、站点1008个、运行时间1500分钟。通过调查计算,动物园至制革街平均运行时间8分钟,至大观园平均运行时间17分钟,至八一立交桥平均运行时间26分钟,至六里山南路平均运行时间32分钟,至重汽技术中心平均运行时间42分钟,至南苑小区平均运行时间50分钟。
济南公交通过综合城市的站点布局、营运线路、自身车辆状况及人员配备等因素,进行实地考察后确定对所经人流密集的商业繁华区、运营线路长且客流量较大的35路进行延时服务,从8月26日起,将35路末班发车时间延长半小时。主站动物园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2:00,副站南苑小区末班发车时间延至22:15,同时为提高公交服务能力,方便市民出行,对35路线后5班车选择制革街、大观园、八一立交桥南、六里山南路、重汽技术中心5个下行站点,采取“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举措。这也是在济南公交部门在市区公交线路上首次推出的重大服务举措。
济南公交将以今年全市交通工作目标任务为重点,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掌握基层最实际问题,了解群众最迫切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研究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公交服务领域,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乘车服务。
创先争优求实效 服务群众惠民生
11条郊区公交线“定点发车、准点到站”
经过半年多试点运行,从9月1日起,济南公交在97、303、305等11条郊区线路上全面推行“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济南公交通过推行基于“定点发车、准点到站”的精细化调度管理,借助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从人工管理到机器智能管理的升级,保证调度指令唯一性和可操作性,增强营运计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出行。
济南公交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87年。近几年来,济南公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1999年,济南公交成立信息中心,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管理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从2006年建设总公司共享信息平台构想的提出,到2009年指挥中心启用,济南公交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在 3年内建成总公司信息平台、智能调度系统等六大平台为一体的大型信息共享平台。公司高度重视智能调度和基于“定点发车、准点到站”的精细化调度管理。2009年12月3日,公司召开智能调度会议,济南公交党委书记、总经理薛兴海强调:“信息化是今后公交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加强公交信息化建设。”会议还确定了总公司智能调度实施方案。
公交三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公司党委扩大会议,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抓好智能调度实施、推动管理模式创新的整体思路上来。公交三公司于2007年4月22日成立,截至目前,公司员工近 1100人,营运车辆570部,公交线路52条,其中,郊区线路37条;线路长度1207公里,线网长度502.4公里,年运量8000万人次,日班次4431个,日运送乘客22万人次。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济南公交始终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着力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下工夫,提升服务水平。为确保“定点发车、准点到站”顺利实施,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目标,公交加强郊区线路客流特点的调查分析、站点信息采集、行车数据统计等工作。各级营调人员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工作,通过驻站调查和跟车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线路每一个站点上下车乘客数和车辆停靠站点时间,记录车辆通过每一个路口、信号灯和易堵车路段的行驶时间。
2010年3月,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济南公交三公司向社会公开承诺303路、305路实现“定点发车、准点到站”。2010年6月,97路、310路、319路、322路也陆续推行“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并取得良好效果。今年5月,三公司完成158路、307路、309路、323路、325路等5条线路的数据统计、实验工作,并于6月确定在307、309、323、325路推行“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服务。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济南公交确定从9月1日起,在97、303、303支、305、307、309、310、319、322、323、325路等11条郊区线路上全面推开“定点发车,准点到站”。
根据公司计划,到今年底,济南公交三公司所有线路将全部使用智能调度系统发车,全部实现远程调度,具备条件的线路将全部实现“定点发车、准点到站”。济南公交将以今年全市交通工作目标任务为重点,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掌握基层最实际的问题,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研究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智能调度和“定点发车、准点到站”精细化调度管理模式的实施应用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公交营运和管理模式的新突破,不断提高企业科学发展水平,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条件,进一步铸牢济南公交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