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首条由乘客自主设计的定制公交线路“S24线”开通
线路准确地核算出了每站的到站时间,让乘客做到时间可控
来源:天下泉城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9-10 09:18 浏览次数:624
字号:[大中小]
9月7日,济南首条由乘客自主设计的定制公交线路“S24线”开通。这一线路,准确地核算出了每站的到站时间,让乘客做到时间可控。
S24线的运行区间为燕子山西路北段至省杂技团,沿途设经十路山大路、经十路燕子山路、燕山立交桥西(路南)、山大路经十路等站点;周一6:55、周二至周五7:15从燕子山西路北段始发,周一至周五15:40由省杂技团驶回;全程票价三元。
吃惯“大锅饭”,“小灶”尝尝鲜。难怪享受到这一服务的市民会发出赞叹:“这样的公交车让我们感觉好像‘点菜’一样,既方便又舒心!” 这条“S24线”定制公交看人下菜单“开小灶”为群众服务的模式说起来并不新鲜,但在城市管理中,这种“看人下菜蝶”式的“个性定制”服务模式应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定制,是真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S24线”的开通就真正是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暂时考虑不到并不怕,怕的是群众想到并提出了还无动于衷。“S24线”既不是公交部门的一拍脑袋和突发奇想,又不是对群众需求的置若罔闻和无动于衷。所以,群众点赞叫好,就是对服务的最好称赞和肯定!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暖心更走心!
定制,是敢于真担当。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曾说,“公交车是直接为市民服务的,除了优化线路,提升服务水平也是提升市民对公交满意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当好百姓的‘专职司机’为目标,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起初提出这一建议和想法的市民代表张先生说,“本来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公交公司提出,没想到公交公司竟然那么快就把我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我们都知道,虽然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迅猛,但也同样面临着道路资源和方方面面资源并不充裕的问题。如按照惯性思维,公交部门完全可以以“经过调研,条件还不成熟”等为借口搪塞而过。“S24线”公交的开通告诉我们,在接到群众的诉求后,交通运输部门肯定是做了充分的论证和方方面面的调研。最终的开通,也意味着必然是遵循了科学依据。从群众需求出发,不畏难找借口,不蛮干强硬上,这就是敢于担当,资源满足“分众”需求的担当,“当好百姓‘专职司机’”的担当。
定制,体现优化环境。《名贤集》有“羊羔虽美,众口难调”,意思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众口难调”也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济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更是认真践行落实,让企业和市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变化和便利。当然,众口难调。需求无止境,服务更无止境。企业和每个市民的情况各有区别。在济南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动真格,各级各部门要抓好流程的规范再造优化,各职能部门既要管好自己的“责任田”,更要主动跨前一步。济南市首条乘客自主设计定制公交线路的开通运营,是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体现,更是“抓好流程的规范再优化,主动跨前一步”的认真实践。从企业和办事群众的“个性”需求出发,济南首条定制公交“S24线”的上路可以说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一思路,应该为我们继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所借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首条“个性化”定制公交线路只是一个开始,这样从实际出发,将工作做实做细的更多举措将会给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也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