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寻人,走失老人终于回家了
来源:山东商报
编辑:记者 张舒 发布时间:2016-02-25 00:00 浏览次数:517
字号:[大中小]
幸亏省城公交群接力转发,车队一年能“捡”十几位老人

家属来车队接走了老人(左二)
23日下午,一老人在省城英雄山路重汽路附近走失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昨日上午,走失老人已经被找到,与家属重新团聚。记者从公交部门了解到,不少车队都多次遇到过老人走失的情况,而走失老人多数患有阿兹海默症。 文/图记者张舒
老人上车没刷卡被公交司机认出
23日,济南老人王志援走失的消息牵动着众多市民的心。记者从济南公交三公司了解到,昨日上午9:00左右,老人被308路公交司机王宝水发现,并带回了车队。9:30,老人家属赶到车队,表达谢意后将老人接走。
308路副队长贾麟告诉记者,昨日上午,王志援老人从贤文小区站点上了一辆308路公交车,上车后没有刷卡,也无法与司机正常交流。司机王宝水见老人精神状态不稳定,便将老人带回了车队孙村站房。“前一天晚上,总公司的姜副总最先在公交群中转发了寻人信息,之后各个车队都在接力转发寻人,所以站房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是走失的老人,并根据寻人启事上的电话联系到老人家属。”
随后,工作人员买来粥、鸡蛋、包子等早饭,让走失了一夜的老人吃上了顿饱饭。
车队一年“捡”十几位走失老人
“他看着精神状态还不错。”王志援老人的老伴范女士告诉记者,昨晚家里人一夜没睡,四处寻找老人,而由于病情,这一夜是如何度过的,老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她还特别向公交公司表达了谢意,“公交公司的领导和员工帮我们发寻人信息,查监控,直到人找到,非常热心负责,还有那么多媒体和市民帮我们发寻人信息,太感谢了。”记者了解到,王志援老人今年66岁,因小脑萎缩患有阿茲海默症,以前也走失过。去年12月份,152路车队书记吴华就曾遇到走失的王志援老人,并帮他联系到家属。
公交二分公司三队队长徐振宁告诉记者,几乎所有车队都遇到过老人走失的情况,而且走失的老人大多患有阿茲海默症。“像王志援老人乘坐的64路,去年一年就‘捡’到过十几位走失老人,平均每个月都能碰上一两例。”
担心老人走失请为他们申领“黄手环”
“2012年9月‘黄手环行动’公益项目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致力于关注阿兹海默症老人。”“黄手环行动”公益项目相关负责人杨先生说,为防止老人走失,给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佩戴统一标识的“黄手环”,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被称为“安全回家计划”。“以前的黄手环是用来记录老人信息的,包括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亲人的联系方式等。最新的‘黄手环’上面有微信公共平台,每个‘黄手环’都有自己独立的注册码。一旦老人走失,大家不仅可以通过‘黄手环’上的信息联系其家人,还可以通过我们的公共平台找到老人的相关信息。”杨先生介绍。
市民如何能拿到黄手环呢?记者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网站上,看到个人申请方式十分简单,只需填写老人姓名、身份证号、收件人姓名、收件地址和联系电话,便可申请“黄手环”,申领人只需自行负担快递费。团队或组织申领,需在官网下载申领表格。
记者调查
多数养老机构不愿收患阿兹海默症老人
308公交车队副队长贾麟告诉记者,像王志援老人这样,身上带有手机、联系卡、GPS定位等多种联系方式的情况,属于家人比较细心的。“我们‘捡’到的大部分走失的老人,身上仅留有一张联系卡,还有的什么联系方式都没有。”
记者了解到,照顾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人,其实并不只是简单的日常护理,而是需要为患者提供感官刺激、手脚训练、记忆唤醒等一系列的复健运动。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亲属告诉记者,这些康复项目仅靠家庭成员的照顾并不专业,绝大多数普通养老院也不具备接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能力,“公立养老院需要排队入住、还需要资格审查,私立养老院的价格又太高,对家庭来说支出太大。”
一家老年人看护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较来说,他们更愿意护理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具备行动能力的没办法接收,需要视程度而定。”对于原因,她解释说,“先前我们专门设区接收这样的患者,但照顾起来太累了,没有护工肯干,而且,一旦在院内出现跳楼、伤人等事件,我们负不起责任。目前关于养老机构安全问题立法不完善,一旦老人在院内出了事,养老机构无法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