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创建文明和谐公交活动简报(第三期)
来源:总公司企业文化部
编辑: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08-16 00:00 浏览次数:5390
字号:[大中小]
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为“创文明和谐公交”活动保驾护航
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治安保卫和安全文明乘车宣传工作,为“庆奥运,创文明和谐公交” 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活动开展以来,公交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抽出60%的一线骨干警力参与该项活动。分局每天召开调度会,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点评当天的工作,部署次日的任务。为了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公交分局成立了以分局局长王永滨为组长、分局副局长王德军、温立奇为副组长,治安大队长和各派出所所长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副局长王德军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治安大队长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班子成员坚持每天到各站点和公交线路进行检查巡视,指导督促活动措施的落实。
保证乘客安全顺利地乘坐公交车,是此次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公交分局结合工作实际,把安全预防检查、维护文明乘车秩序和宣传治安安全常识作为主要内容,将82名警员分2个队编成41个小组,每组由一名派出所所长或教导员带队,深入到各公交线路,一边与公交总公司管理人员跟车服务执勤,一边培训、指导志愿者,让志愿者尽快掌握安全防范常识。广大干警与志愿者和公交员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密切配合,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截至8月15日,共处理各类纠纷和治安事件20余起,做好人好事17件,充分展现了公安干警热情服务、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
志愿者眼中的济南公交
开展“创建文明和谐交通”活动以来,很多志愿者在公交车厢与公交驾驶员一起为乘客服务。在与公交相处的日子里,志愿者们通过所见所闻,感受到公交这个文明窗口的重要,对济南公交有很多感触。
志愿者潘雯是济南第五十一中的一位教师,她在K51路公交线上跟车服务。通过几天与公交打交道,她进一步了解了公交,领略到了公交的良好服务,感受到了公交驾驶员的一片热情,由此对公交人产生出敬佩之情。她介绍说,有一次,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正准备要上车,由于腿脚僵硬上车不太方便。驾驶员谷士丽看到后,立即上前将老人搀扶上了车,为老大爷安排好座位,并对老人说:“大爷,您下车时给我说一声。”到站后,谷士丽又搀扶着老人安全下车。公交驾驶员这种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动了很多乘客,也被志愿者潘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曹贝贝是一名服务在3路公交车上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天来,在跟车服务中,她加深了对公交驾驶员的理解。平时,乘客乘坐公交车时希望能够及时坐上车,但他们不知道公交车在路上遇到路堵的情况后,会影响到正常运行。有一次,曹贝贝在3路车跟车服务,当车辆行驶到北园路铁路立交时,因施工道路发生了交通堵塞,一堵就是半个多小时,眼睁睁看着别的车辆绕行其他路线,但公交车有按线行驶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路线。路堵后,由于车厢内非常闷热,许多乘客都纷纷下车,有的步行,有的转乘其他车辆。但是我作为志愿者和3路的驾驶员却不能离开岗位。我们两个热的浑身冒汗,虽然衣服都被浸湿了,但我们还是耐心地等待着。据驾驶员讲,这种情况他们经常遇到。我作为志愿者只是偶尔遇到一次,而公交车司机却常年都这样。当公交车遇到路堵影响运行时,沿线的乘客就会感到等车的时间长,甚至还会埋怨司机晚点,公交车跑的不正点。通过跟车,我才知道了这里面的难处,希望广大乘客也能予以理解。
一把雨伞现真情
8月14日上午,家住友谊苑小区的丁大娘象往常一样锻炼完身体,乘坐一辆18路公交车回家。
刚坐上车不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顷刻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望着窗外不停的大雨,丁大娘犯愁了,到站时怎么下车啊!下车后还要走一段路,没有雨伞衣服会被淋湿的。再说,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别再淋出病来。跟车服务的志愿者看出了老大娘的难处,这位志愿者走到老人面前安慰说:“大娘,您别担心,下车时如雨不停,您就拿我的伞走,不会让您挨淋的”。丁大娘看到眼前这位戴袖章的年轻人这么热情,顿时消除了顾虑。车到站时,大娘要下车了,但雨仍然在不停地下。志愿者扶着老人下车。同时,将自己的雨伞打开送给她。老大娘说:“孩子,你把雨伞给我,你下车怎么走啊”?志愿者说:“大娘,您别管我,我年轻。再说,我还得跟车服务,下车时雨也许就不下啦”。丁大娘非常感激地说:“谢谢你,小伙子,我怎么还给你伞啊?”小伙子指了指自己的黄袖章说:“大娘,您别客气,我是车上服务的志愿者,您就把伞送到18路车队就行。”第二天一大早,丁大娘带着伞特地坐车来到了车队,想亲手把伞还给这位热心的志愿者小伙子。但是,大娘遗憾地没见到他,至今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志愿者风采
▲ 8月15日上午,一位老人拎着一桶刚打的醋坐上了123路公交车,在驾驶员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座位,并把醋随手放在了地板上。由于老人不慎,带的醋洒了一车厢。顿时,整个车内弥漫着浓浓的醋味。老人十分着急,想去打扫,可毕竟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又担心摔倒。在123路公交车上服务的志愿者文采看到这种情况,赶忙过去扶稳老人。这位小姑娘志愿者不顾醋熏味道难闻,不怕脏,打开车窗,又拿起拖把仔细擦干净洒在车地板上的醋。车上的乘客看到这位志愿者,投去赞许的目光。
▲ 中学生志愿者王招在131路公交车上值勤。为了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他认真学习掌握公交服务常识,牢记公交线路的运行情况、乘客如何换乘等内容。运行中每到一站,他都详细记录附近的重要场所,掌握线路换乘的相关信息。回到车队后,又顾不得休息,再主动向驾驶员请教。学到的知识在服务中派上了用场,遇有乘客咨询,他总是耐心回答解释。他还帮助驾驶员疏导乘客,为特需乘客安排座位。他虚心好学的精神,也感动了公交员工,大家称他是济南公交的“小活地图”。
公交车上的蓝色布兜
8月11日下午5点多,88路4305号车完成运营任务后驶向车场。执行营运车辆一圈一检查任务的实习驾驶员张涛登上公交车,认真细致地进行安全检查。当他检查到最后一排座椅时,猛然间在地板上发现了一个蓝色的布提兜。这个布提兜包得严严实实的,里面会是什么物品?为什么会掉在最后一排座椅下的地板上这么隐秘的位置呢?张涛一边考虑着各种可能性,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布提兜提到了车下。他先把布兜提到了比较空旷的场地,然后打电话向车队领导汇报了情况,队长杨昆立即带领安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他们小心打开了提兜,发现里面竟然全是一百元的钞票,总共有5万元现金,还有一张存折,显示失主名叫马玉荣。大家正在商量着如何寻找失主的时候,有三名男子骑摩托车赶到车队询问是否看到布兜。失主马玉荣介绍说,前天刚把自己的出租车卖了9万元存到银行,今天下午他从市里提了部分现金,坐88路车回家,竟然鬼使神差地将钱兜落在了车上。他发现钱丢了,这才赶紧让朋友骑摩托车带他四处寻找。经核实,确实是失主马玉荣,便将钱交到失主手里。
参加“庆奥运,创文明和谐公交”活动
志愿者上车情况
组织单位
|
8月14日
|
8月15日
|
参加人数
|
服务车次
|
参加人数
|
服务车次
|
市团委
|
584人
|
823车次
|
566人
|
822车次
|
市教委
|
359人
|
769车次
|
342人
|
655车次
|
泉城义工
|
62人
|
118车次
|
61人
|
133车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