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食物链”变化叙说济南公交发展史 

来源:济南日报   编辑:赵东云 张静茹 李莉   发布时间:2008-10-28 00:00  浏览次数:1561
字号:[]

  现在,我们看到的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行驶的公交车都是以汽车、柴油或天然气为燃料的与国际接轨的性能优越、尾气排放达标、外形美观、容量大的新型公交车。但我们能想到吗,在四、五十年前,在马路上行驶的却多是木炭、石炭和沼气公交车。“每天开车前,要在前一晚提前砸好300多斤石炭装在车上的铁炉子里,第二天一早再用风车升起火炉,等火炉烧旺了再投入运行”,每当提起当年自己开公交车的情形,老公交驾驶员孙师傅都是感慨万千。
  1948年9月,济南刚开通公交线时,公交车以接收的原国民党机关的交通班车为主,主要是进口的杂牌车,型号有金钢、道吉、雪弗莱、尼桑、怀道、法库、依斯路卡、吉斯等。这些车辆都破旧不堪,设备不全,经军管会组织修理勉强进行市内客运。直到1956年前,公共汽车以木炭车和石炭车唱主角,这是由于济南解放初期,汽车油料供应不足,且价格不断上涨,而公交车票价又比较低,造成公交运营成本加大,经营困难,为此,公共汽车公司便在公交客车后面装了个铁炉子,将部分汽油车辆改装成以烧木炭或无烟煤为燃料的公交车,时称木炭车、石炭车。使用木炭、石炭作燃料,克服了暂时的困难,使公交公司能够在不亏损的情况下维持运行。据《济南运输公司1949年工作总结》记载:市内公共“改用木炭后,能有一定利润,能达到自给保本”“成本惟木炭车尚有盈余”。但却为驾乘人员带来了较繁重的工作量和运营难度。“每天晚上收车后,我们(指司机和售票员)都要先从车场驻地纬五路步行1000多米到纬八路炭场去拉炭,然后将拉回的炭砸碎,在炉内装好后才能下班。第二天,上早班的同志要提前到站,用风车升起火炉,等火炉烧旺了再投入运行。因为火力不均匀,还经常发生熄火、抛锚的现象。”? 至今仍对自己驾驶公交车时的操作程序记忆尤深。
  从1949年到1956年,共有20余部公交车改装成了石炭车。1956年,随着济南市的发展和运输任务的日趋繁重,技术性能较差、好车率较低的石炭车已不能满足运营的需要,加上该时期油料供应逐渐好转,公共汽车公司便又陆续将石炭车改回成汽油车,到1958年初,石炭车全部退出济南公交客运市场。1960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油料再度紧张,公共汽车公司在济南市科委的领导下,与济南矿山肥料厂合作,研制提取出可以充当汽车动力的沼气燃料,沼气公交车应运而生。“沼气汽车”改装成功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被列入山东省技术革新展览项目。1960年4月2日毛泽东主席在观看山东省技术革新展览时,亲自观摩了沼气公交车,观看了沼气汽车现场汇报表演,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并给予了公共汽车公司很大的鼓励。1958年,济南公交开始正式投入国产客车。1964年,为了克服已有车辆状况较差、国家调拨车辆困难的局面,缓解运力与运量紧张的矛盾,公共汽车公司开始自行装配客车。1965年7月,在技术、装备各种条件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试制装配客车成功,到1979年,共装配客车221部,陆续充实到运行线路。
  那时候,能开上公交汽车公司自制的新客车,是驾驶员最得意的事。没想到,30年后,不光有汽油车、柴油车,还有天然气车,连空调车、BRT车都有了,没准再过30年,我们还能坐上“公交飞机”呢!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0 济南公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104772号
联系我们
        济南公交官方网站升级版目前已经进入测试阶段,网站经过十年积累,数据、栏目都较多,重新整合数据导入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请您包容和指正,如果您在访问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请您反馈至邮箱jngjw@126.com,我们将及时修改,如需回复请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谢谢!
主    题: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