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王大明是济南公交集团南部公司八队816路驾驶员。从18岁进入济南公交至今,他已经在公交行业工作了40多年。他也默默地为南山村民奉献了40多年,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变化。
从售票员到驾驶员,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信念
王大明18岁进入公交,一开始在22路公交车上从事售票员工作。22路公交车途经黄巢、仲宫等地,是众多南山居民出行的首选。说起售票员工作,王大明还记忆深刻,1980年3月他进入公交,那时22路全程1块钱,跨段票价不同,大多以1角、2角、3角分段计费,很考验售票员的业务能力。“也许是当时年轻,记忆力也好,哪站到哪站多少钱,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王大明说。
那时,南部山区还只有一条十分狭窄和陡峭的道路。多年和驾驶员打交道,让王师傅对员非常敬佩,也对驾驶工作心生羡慕。1995年,济南公交统培公交驾驶员时,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过一年培训,王大明成功转岗成为了一名公交驾驶员,这一干就是将近30年。
从常规线路到“一人一车一线”,“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
2017年,济南公交816路正式开通,考虑到王大明驾驶技术比较过硬,车队将他从88路调到了816路上。从此,一人一车一线,成了王师傅生活的主旋律。816路由仲宫开往西老泉村,每天十个班,途经11个站点和10来个村庄。5年来,王大明每天驾驶公交车,风里来,雨里去,为了方便早上出车,他晚上经常住在驻点。
自从816线路开通后,冯家庄、东老泉、仲宫王府庄、西老泉村民终于解决了出行问题,村民可以方便地出去赶集、打工。王大明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时间一长,坐车的大部分都成了他的老熟人、老朋友。“谁是经常进城看儿孙的,谁是经常进城买东西卖东西的,谁经常赶集我基本都清楚。大家上车问个好,下车说谢谢,有的还会送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给我。”王大明自豪地说,村民们在车上聊天,除了家长里短,聊的最多的就是最近这几年国家的好政策、家乡可喜的变化。“可以感觉到这些老百姓对现在的生活、出行环境很满意,为他们服务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从出行困难到开通公交,提升了出行效率,鼓起了村民腰包
今年76岁的李大爷家住在西老泉村,他对816线路及驾驶员赞不绝口。以前村里的路没有修通,李大爷家里的十几亩李子、桃子运不出去,只能小打小闹折腾点出去卖,有时候卖的钱还不够来回车费,只能由它们烂在地里,看着心疼却毫无办法。“通了公交车后,现在每个赶集日都能卖几十到一百多不等。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我们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好了,公交车通到了村子里。现在村民瓜果蔬菜都不愁卖,有人来收,有人到地里采摘,也可以刷老年卡乘公交车去赶集卖。”李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周末还能坐公交给在市区的孩子们送点绿色瓜果蔬菜过去,不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还能帮衬着点。钱包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们非常知足。
今年10月份,李大明就要光荣退休了。四十年风雨无阻,四十年辛勤耕耘,四十年一路同行,看着村民们的点点变化,王大明感受到了自己四十多年在南山付出的价值与意义,倍感自豪。
联系我们 | |||||||||
济南公交官方网站升级版目前已经进入测试阶段,网站经过十年积累,数据、栏目都较多,重新整合数据导入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请您包容和指正,如果您在访问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请您反馈至邮箱jngjw@126.com,我们将及时修改,如需回复请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谢谢! | |||||||||
主 题: | |||||||||
内 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