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管力峰是济南公交K3路线一名五星级驾驶员,在30余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一直热心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管力峰的影响下,他的徒弟们也热衷于公益事业。闲暇时间,他们走进大山深处,和留守儿童一起读书、做游戏;节日期间,他们陪伴老人和留守儿童一起过节;黄河岸边,他们劝阻到河中嬉戏的儿童;中高考期间,他们为广大考生护航助力;寒冬来临,他们又邀请环卫工到车队做客,为山村的孩子编织爱心围巾……
一年又一年,公益路上,爱心“接力棒”在管力峰和他的徒弟们间接续传递。
公益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座右铭,也是管力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1990年就开始驾驶公交车的管力峰,一干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热衷公益已成为管力峰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老公交,管力峰不但工作出色,还有一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善心,敬老院、贫困山区这些地方,管力峰不知去了多少次,黄河巡防、义务植树、体验环卫,也都有他的参与。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年长者或者残疾群体,他们行动不便,我就经常搀扶他们上下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有了对公益的初步认识。”管力峰说。
管力峰告诉记者,刚开始从事公交驾驶员工作的时候,他认为作为一名驾驶员,为乘客做好服务工作就是最大的公益行为,所以他用爱心、耐心、热心对待每一位乘客。每当车辆在运行中遇到严重路堵、雨雪天气等特殊情况,他都会及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安抚需要照顾的特需乘客,遇到老人,他主动上前搀扶并协助他们找好座位。
“我的体会是,车厢气氛是可以传递的,我对乘客的服务尽量细心周到一点,对他们的态度和蔼一些,这样驾乘之间、乘客之间的矛盾就会少一些,车厢就会变得和谐温暖。”朴实的语言正是他优秀工作成绩的答案。
真正对公益有更深的涉及,是从管力峰和一群特殊孩子的缘分开始的。
“印象中那是2003年,我驾驶的公交车停靠在火车站时,经常会上来一些特殊的孩子,基本都是外地口音。听家长介绍,大多是到济南启声学校上学的。”管力峰说,“启声学校是一家引导失聪儿童进行语言交流的学校,孩子们离家在这里上学特别不容易,那个时候我就和其他几位驾驶员一起,连续多年到学校看望孩子们。”
参加“爱涌泉城”公益平台活动
于是,那几年的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管力峰都会联合同事购买精美的课外书、水果、月饼、蛋糕等食品来到学校,为失聪的患儿送上节日的祝福。
师父的公益心影响着年轻的徒弟们
公交驾驶员工作比较辛苦,天天早出晚归,许多驾驶员业余时间都用来补觉,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管力峰除了出色地工作、照顾好家庭以外,每年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何会有如此精力?管力峰这样回答,“第一,我没有不良嗜好,烟酒不沾、饮食合理;第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健康、阳光,‘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在单位,管力峰也是个是典型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总是跑前忙后的,同事称他为“暖男大叔”。单位每次进行募捐,他总是第一个响应“我家经济条件稍好些,多捐点”。所以在管力峰等党员的带动下,车队的每次捐款,无论捐款率还是捐款数额在公司都是名列前茅,他带出的徒弟无一例外都成了学雷锋先进个人,没有一个人掉队。
管力峰和徒弟们喜欢看新闻,经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就力所能及地去伸出援手。
2021年管力峰和他的徒弟组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他们参加了多项公益活动,新春佳节为乘客送上祝福口罩、参与“爱涌泉城”活动,为“爱心厨房”献爱心、“六一”节和山区的儿童欢乐过节、中高考为广大考生护航助力;黄河滩边,他们劝阻到河中嬉戏的儿童;中秋佳节,他们陪伴老人、留守儿童和“星星的孩子”;寒冬来临,他们又邀请环卫工到车队做客,为山村的孩子编织爱心围巾……
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2021年管力峰和徒弟们累计参加的公益活动近20次,累计时长超过100小时。他们在公益活动中体会了快乐,精神得到了充实。
希望爱心“接力棒”一直传承下去
2021年3月,管力峰带着他的徒弟张震、苏小龙一行3人,带着儿童用的生活物品和儿童图书来到了济南日报报业集团。
“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了‘爱涌泉城’公益平台发出的爱心‘召唤令’后,就自发地筹集了部分资金,买了一些孩子们需要的物品送了过来。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帮孩子们实现愿望,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关注到这个群体,让孩子们感受社会的温暖。”管力峰说。
敬老院、贫困山区这些地方他不知去了多少次,黄河巡防、义务植树、体验环卫,处处都能看到管力峰和徒弟们的身影,他们用行动树立了公交职工的良好形象。2017年1月,管力峰获得第五届责任市民公共服务类荣誉称号,他毫不犹豫将1000元奖金用于慈善救助。在管力峰的示范带动下,K3路公交车队已成为学雷锋先进集体,每年他们都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张震和苏小龙从跟着管力峰学习驾驶技术开始,管力峰的公益善心就影响着他们,“我跟着管老师10多年了,从管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驾驶技能还有他的人格魅力。管老师的公益善心让我们认识到,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保持公益之心帮助别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发光发热。”张震说。
这些年,张震和苏小龙在K3路公交车上一直保持公益初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背着残疾群众上下车、帮老年人抬行李、为了归还乘客丢失的财物等到深夜……
“社会上需要被关爱的人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但希望我们所做的事可以给他们带去一点点快乐。”苏小龙说,“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苏小龙告诉记者,从业10多年,慢慢地他们也从新人变成了老人,但是在管老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却始终坚持着,如今他们也到了带徒弟的年纪,他们会将这份公益初心传承下去,以自己有限的力量传递公益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