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县曲堤镇周家村,坐落在济阳县城东北20公里的徒骇河南岸,北邻商河县。村民90户,347口人,党员17人,贫困户8户(16人),在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派驻济阳县曲堤镇周家村第一书记张涛带领下,扶贫工作中采取了项目分红、安排公益岗、孝善扶贫、政策兜底等精准帮扶措施,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周家村也实现了脱贫摘帽,村集体有了收入,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抓班子强队伍,凝聚支部力量。
1、规范组织生活,增强党员责任意识。
2017年“七一”前夕,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派驻济阳县曲堤镇周家村第一书记张涛带领周家村全体党员到莱芜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每月27日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先进行党员义务劳动,然后进行理论学习,逐步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在党员家门口挂上了党员牌子,亮明身份。为每一名党员划分卫生责任区,以身作则,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
2、加强政策理论学习,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好党员灯塔考试,针对党员对脱贫攻坚等方面知识关注度高的情况,张涛引导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积极讨论,献计献策,共同谋划发展,成立了丰谷种植专业合作,引进了光伏发电、扶贫蔬菜大棚等项目,为周家村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公平、公开入手,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摸索,发现农村生活中“公平”很重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如果一碗水端不平,心里不服气,工作很难开展。“四议两公开”村务工作的重要形式,加强制度落实,做到公开透明,消除误会。张涛带领村两委通过扎实的工作,村两委赢得百姓的信赖,在曲堤镇率先完成两委平稳换届。
二、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精准扶贫。
1、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扎实做好扶贫日常工作。
一是按照第一书记每周例会精神要求,抓好扶贫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做好贫困户的入户走访工作,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措施。
三是制作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一览表、廉洁扶贫等墙板上墙,落实工作责任。
2、积极引进扶贫项目,努力提高项目收益。
一是多方协调争取,确保由市发改委统筹资金41.5万元光伏发电项目落地,截止2018年9月底,发电5.3万度。
二是引进县级扶贫资金40万元,建设低温钢结构大拱棚8个,截止2018年9月项目收益5.6万元。
三是成立丰谷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派出单位的坚强后盾作用,先后出资310.53万元购买周家村粮食,村集体获利30多万元。
3、多措并举,实现精准脱贫。
一是对2名老年贫困户采取孝善扶贫,不仅有效提高两位老人的家庭收入,还对子女进行了经济奖励,弘扬周家村的孝善文化。
二是鼓励贫困人员自力更生,为4名贫困户设立光伏维护、绿化管理、治安巡逻等公益岗,通过自食其力实现脱贫。
三是采取项目分红措施,用于贫困户分红近3万元,有效的增加了贫困户家庭收入。
四是利用政策兜底措施,为2名贫困户申请低保。
三、踏实工作,努力为民办实事,周家村越变越美。
1、购买农机,让利于民。
张涛经过多方协调,通过捐赠以及购买的方式,目前周家村有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6台,在农作物收割、犁地、播种中采取优惠措施,每年村民一亩地节省一百多元,一年多来全村村民节省5万多元,为村民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周家。
一是通过多方协调,2017年10月份,周家村实现了自来水定时供水,确保了村民的用水安全。
二是2017年5月份至今,协调资金80万元,修建生产路3条,合计1.9公里。同时,30万元街巷硬化工程已经完成招标,将在10月份小麦播种后开工。
三是2017年底,建设南街广场,安放了体育设施,摆放了石桌、石凳,方便村民娱乐健身。
四是争取县农业局的7万元街道绿化项目,2018年4月份完成。
五是协调县供电局,再安装200千瓦变压器一台,专门用于农业灌溉,确保了生产和和生活用电。
六是在多方努力争取下,周家村通了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
七是北街“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五化”提升工程已经展开,预算资金8万元,总公司拨付5万元,剩余由村集体及县扶贫办承担,10月底以前完成。
3、享受集体经济红利,过上“令人羡慕”生活。
一是由于村集体有了收入,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为村里50岁以上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让老人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
二是中秋节、春节为每名村民发放过节福利。重阳节,为村里每一名七十岁以上老人发放电热毯、夏凉被,真正把温暖送到老百姓心里。
三是为村民免去了水费、公共设施用电等费用,周家村百姓为此非常自豪,引得临近村民羡慕不已,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扶贫样板村。
四、因势利导,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治理能力。
《农道》这本书里,“讲到城市是法制社会,农村是自治社会;城市人以赚钱为动力,农村人以儿子为动力;城市法重于情,农村情重于法……”由此可见,农村的治理不仅依照法律法规,还要依靠村里优秀的传统、习惯,祖祖辈辈在生活、劳作中形成具有本村特点的文化传统。
1、周家村村民淳朴善良、诚信待人、乐观知足。
周家村百姓的大门,几乎都是敞开的,甚至晚上睡觉也不插门,村里没听说过谁家丢过东西。张涛驻村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听见过吵架声、怒骂声。村里安定有序,没有发生12345投诉及上访事件,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当然,百姓容易知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少致富的动力,也是下一步采取扶贫先扶志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2、周家村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远近闻名。
贫困户刘秀荣、王金花都是75岁的孤寡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疾病,身边过继过来的女儿却都非常孝顺,虽然不是亲生的孩子,多年来默默地照顾老人的生活,受到全村百姓的夸赞,张涛带领村两委专门通过孝善扶贫的形式给予奖励。王立业身体不好,但是赡养80多岁眼睛失明的老父亲,无怨无悔,村头巷尾经常看到他用三轮车推着老人遛弯的瘦弱身影,这样的实例在周家数不胜数。
3、因势利导,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孝善、诚信新周家”。
周家村百姓淳朴善良、乐观知足、敬老爱幼,在第一书记张涛的倡导下,完善了村规民约,规定在春节前夕,由村委会出面召集村民大会,由村民自己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孝敬父母、诚信友善的家庭,村委会进行奖励,把照片张贴在光荣榜,并且在灌溉、收割、播种等生产时给与一定程度的优先照顾,提高弘扬正能量的力度。村两委对周家村的这些优良传统,进行研究和总结,决心从打造“孝善、诚信新周家”入手,弘扬周家优秀传统文化,用法律法规管人管事,公开透明切实提升全村治理能力。
现在的周家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老百姓都说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赶上了好时候!
联系我们 | |||||||||
济南公交官方网站升级版目前已经进入测试阶段,网站经过十年积累,数据、栏目都较多,重新整合数据导入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请您包容和指正,如果您在访问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请您反馈至邮箱jngjw@126.com,我们将及时修改,如需回复请留下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及时给您回复,谢谢! | |||||||||
主 题: | |||||||||
内 容: | |||||||||